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表现 - 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 [2] - PPI同比增速已连续35个月处于负值区间 [4] - 政策效果及基数走低是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其中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及开展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使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2] - 具体行业价格降幅收窄情况:煤炭加工价格降幅收窄1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收窄6.0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收窄3.2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收窄2.8个百分点、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收窄0.6个百分点,上述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50个百分点 [2] - PPI价格结构中,采掘、原材料、加工三个环节的降幅依次收窄,显示上游环节承担较大价格下行压力且难以向下游传导 [4] - 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约束同质化投资,上游价格预计将持续改善并向中下游传导,但PPI同比能否由负转正仍需观察终端消费的支撑力度 [4]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现 - 8月CPI同比下降0.4%,同比增速时隔两月再现负增长,今年前八个月共出现5次单月负增长 [5] - 8月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及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影响 [7]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高于CPI同比降幅 [7] - 具体食品价格同比下降情况:猪肉价格下降16.1%(降幅扩大6.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5.2%(降幅扩大7.6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下降14.2%(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2.8%转为下降3.7%,上述四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47个百分点 [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CPI增速目标定为"2%左右",为自2004年以来最低目标 [7] - 今年CPI同比增速整体低增长,其中2-5月和8月CPI均为同比负增长,6月CPI同比增速为0.1%,7月为0% [7] 需求与政策分析 - 8月CPI持续低迷的核心原因是国内需求比较疲弱,内需不足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7] - 当前市场供大于求格局未改变,若市场需求不能较快回暖,企业基于求生存的愿望将保持过度竞争的内在动力 [8] - 提升国内需求的核心是增加居民收入,具体举措可包括提升财产性收入(如提振股市)及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增加消费信心 [8] - 建议尽快启动大规模的政府公共产品提质升级投资,以带动企业订单增加,进而通过促进就业来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最终激活国内超大规模消费市场 [8]
8月PPI降幅收窄但CPI再现负增长 专家建议通过“股市”提振消费者信心
经济观察网·2025-09-10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