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总体成果 - 5年累计落地项目1939个 新设外资企业329家 新设外资研发中心19家 实际使用外资达16.8亿美元 [1] - 实现了从"开放试验田"向"发展新高地"的跨越 [1] 政策创新与首创成果 - 出台20余项专项政策 催生多个全国首创成果 [2] - 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正式开业运营 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试点落地实施 全国首家"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行 全市首个"人遗专员"试点成果落地 [2] 重点园区建设与产业生态 - 在未来科学城生命谷构建"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创新生态圈 推动形成"研发-生产-流通-医疗"全产业链布局 [2] - 生命谷已汇聚300余名高层次人才 科学家创办企业达118家 [2] - 在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集聚18家参建央企 10个院士工作站 建成24个协同创新平台 创制国际标准超220项 获评有效专利超1.6万件 [3] - 在沙河高教园已入驻8所高校 120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 [3] - 中关村昌平园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占全国总量约1/10 [3] 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 -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突破15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31.7% 新设外资企业300余家 年均增长率达28.4% [4] - 外资企业总数约800家 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40% 商务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近30% [4] - 医药健康 先进制造 先进能源等关键产业领域外资龙头企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4] 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 - 自"两区"建设起 昌平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22.4% [4] - 今年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183.6亿元 同比增长28.1% 增速全市第2 出口额125.3亿元 同比增长58.6% 增速全市第1 [4] - 2021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超过50亿美元 [4]
累计落地1939个项目,昌平区从开放试验田走向发展新高地
新京报·2025-09-10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