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法助力破解企业“要债难”(法治头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人民日报·2025-09-11 06:13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认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的"背靠背"付款条款无效 要求大型企业及时支付拖欠款项 以法治手段保障中小企业权益 [8][10][13] 行业现状 - 中小企业面临大型企业拖欠账款问题 其中工程建设领域拖欠账款比例占拖欠总金额的76%左右 [1][12] - 部分中小企业被拖欠款项占企业营收的50%-80% 账期长达3-5年 回款压力巨大 [12] - 混凝土行业典型案例显示 小微企业垫资1200余万元供货 仅收回700余万元 资金缺口导致运营困难 [2][4] 法律进展 - 2024年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批复》 明确否定"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效力 [8] - 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款项支付责任 [12]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大型企业不得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账款的条件 [12] 司法实践 -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判决大型建筑企业支付货款及违约金400余万元 [5][6] -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认定条款明显有失公允 驳回上诉 [8] - 自《批复》实施以来 各地法院审结一批拖欠案件 统一裁判尺度 [13] 市场影响 - 部分大型企业开始重新调整合同支付条款 积极向业主单位主张权利 [13] - 司法案例被收录至人民法院案例库 作为各级法院裁判参考 [10] - 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预期和畅通的司法救济渠道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