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鼎天鬲地首次合璧展出 生动讲述燕都肇建传奇
环球网·2025-09-11 09: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源隆/文 1945年,一批不起眼的陶片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被偶然发现,谁也没想到,它们竟揭开了北京城市 文明源头的一角。80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手铲释天书、风雨无阻的发掘,琉璃河遗址——这片西 周燕国始封地与都城遗址,终以浩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重现世人面前。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这是该遗址历次展览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共展出文物180件(套),其中113件(套)为首次 公开亮相。 步入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三千年前的燕都。展览以"封疆—营都—立制—保 护"为叙事主线,通过"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系统梳理琉璃河遗址的考 古成果与保护历程。 展厅不远处,伯矩鬲以精美的纹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这件高33厘米的鬲身上装饰着七个牛头,盖钮、 盖面、袋足处处见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赵立波介 绍:"伯矩鬲艺术设计与铸造工艺极为高超,堪称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它和堇鼎组成的'鼎天鬲地'组 合,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