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如何发力
新华网·2025-09-11 10:02

农村高额彩礼治理成效 - 中央农办召开经验交流会,释放推进高额彩礼综合整治落地见效的积极信号 [1] - 通过宣传引导、婚俗改革、婚恋服务、打击婚托婚骗等方面综合发力,局部地区彩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 - 具体成效包括:宁夏2024年开展治理以来彩礼较治理前下降35%;福建11个问题突出县平均彩礼较2022年下降15%以上;江西平均彩礼超过15万元的县(市、区)数量从52个降至13个 [3] 彩礼治理的具体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为治理提供司法指引;民政部推动婚俗改革试点;农业农村部牵头治理大操大办 [2] - 不少地方将彩礼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加强自我管理 [2] - 部分地区出台具体标准,如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规定彩礼金额原则上不超过6万元;宁夏对支持新风尚的群众提供荣誉奖励及产业扶持资金、创业贷款等支持 [3] 高额彩礼的新挑战与变异形式 - 部分地区“天价彩礼”形式更加多样,从单一现金演变为“三金一钻”“五金一钻一手机”等组合形式,并出现包含房、车开销的“彩礼清单” [4] - 存在名目繁多的“隐性彩礼”,如改口费、下马钱、离娘钱等,甚至对黄金克数有80克、100克等明确要求 [4] - 短视频、自媒体对“天价彩礼”的炒作,推动局部地区农村婚俗攀比心理加剧 [5] 高额彩礼的社会影响与风险 - 高额彩礼在“速成型”婚姻中多见,双方相处时间短,婚后易出现矛盾,易导致对簿公堂 [6] - 高额彩礼带来的大额支出可能使个别农户面临返贫风险,整治高额彩礼关系到乡村振兴和文明乡风建设 [6]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的未来方向 - 农村高额彩礼问题是文化习俗、性别失衡、城乡差距等多方面因素交织造成,整治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6] - 农业农村部已制定农村彩礼状况系统调查工作方案并建立常态化调查监测机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提出界定彩礼范围和高额彩礼标准的指导意见 [6] - 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更好解决农村青年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并针对性给予帮扶指导以帮助增收致富、提高婚恋成功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