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与举措 - 市政府制定了环境质量改善、绿色低碳转型、生态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系列目标,具体包括力争全年不发生重污染天气、声环境质量夜间达标率83%、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100% [1] - 推进生态与城乡发展工作从深化污染治理、加快绿色转型、守牢安全底线、打造宜居环境、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全民参与六个方面进行 [1] - 将完成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并积极推动《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落地实施 [2] 绿色低碳转型与生态经济发展 - 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将培育绿色能源产业 [2] - 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通过规划评估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双评估”,科学制定“三区三线”,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城则城的原则,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2] - 高水平举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 大气污染治理进展与规划 - 市区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的30微克/立方米,近五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 - 下一步将加强移动源(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工业源(锅炉、企业废气)和扬尘源(工地、道路)治理,强化本地涉气污染物源头减排和污染天气预警应对 [3] 小微水体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 将小微水体划分为公园景观、村社池塘、水产养殖、农业用水及其他五类,逐一明确管理主体及管护职责,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 [3] - 通过市民“随手拍”、“问题爆料”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小微水体的长效监管 [3] - 生活垃圾分类已实现全市93个街道5271个小区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融合发展,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获国家部委肯定 [4] - 下一步将夯实垃圾分类基层基础,开展全覆盖检查,完善投放规范和设施标准,试点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4]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杭州日报·2025-09-11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