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干旱现状与影响 - 全球正面临有记录以来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干旱事件 干旱威胁不断加剧且已来临 [4] - 2023年全球48%的陆地经历至少一个月极度干旱 受影响范围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 [5] - 非洲东部和南部超过90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威胁 巴拿马运河日均通航量锐减对全球贸易造成严重影响 亚马孙河流域低水位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并影响数十万人饮水运输 [5] - 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3070亿美元 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三人口将受干旱影响 [5] - 全球40%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干旱热点集中在北非、非洲南部、东欧、南美等地区 [5] 干旱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 - 1980年以来全球37%陆地面积土壤湿度明显减少 地表水位大幅下降 [6] - 干旱加速土地退化过程 影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 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6] - 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事故中34%与干旱相关 干旱成为撒哈拉以南地区极度贫困和不平等加剧的重要原因 [6] - 若不采取措施 到2035年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5% 农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6] 应对措施与国际合作 - 需要建立更强大的早期预警系统 强化实时监测 建造有韧性的基础设施 [4]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7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实施"干旱智能"战略 包括监测预警系统和缓解措施 [8] - 经合组织呼吁改善创新水利用方式 减少工业制造业用水 培养耐旱作物 提升农业灌溉效率 [8] - 国际抗旱联盟由70多个国家和机构组成 旨在联合应对干旱风险提升应对能力 [8] 地区行动与技术创新 - 中东北非地区是全球最干旱地区之一 全球17个最缺水国家中14个位于该地区 [9] - 中东阿拉伯国家扩大投入发展海水淡化 全球约60%海水淡化水产能位于海湾国家 [9] - 沙特拥有43座海水淡化厂 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水生产国和技术领军者 [9] - 全球共有1.6万家海水淡化厂 每天生产9537万吨淡水 约占全球饮用水需求量的1% [9] 中国参与与国际合作案例 - 中国与联合国等机构共建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 共享抗旱经验技术 [10] - 中国提出设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 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 [10] - 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在海水淡化、智能灌溉、生态修复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合作 [10] - 中国通过技术引领、政策创新和全球合作成为国际干旱治理的重要推动者 [10]
报告显示全球40%地区面临干旱问题,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70亿美元
人民日报·2025-09-11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