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实施 - 山东率先响应国家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 成为全国首个完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的省份 [1] - 竞价工作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深刻影响当地能源格局 [1] 竞价机制设计 - 分类设置风电和光伏两个项目组进行竞价 总机制电量规模94.67亿千瓦时(风电81.73亿 光伏12.94亿) [2] - 设置差异化价格上限:风电0.094-0.35元/千瓦时 光伏0.123-0.35元/千瓦时 [2] - 执行期限按项目特性区分:深远海风电15年 其他项目10年 [2] - 设置125%申报充足率指标保证竞争程度 采用边际出清定价机制 [3] 竞价执行与结果 - 通过每日更新问题答复清单为竞价扫清障碍 设置监督渠道保障公平公正 [2][3] - 最终风电入选59.67亿千瓦时 出清价0.319元/千瓦时 光伏入选12.48亿千瓦时 出清价0.225元/千瓦时 [3] - 边际机组保护机制:入选电量小于机制电量50%时取消结果 取前一个项目报价 [3] 能源结构现状 - 山东风光新能源装机总量1.19亿千瓦 占全省总装机47.84%(光伏9130万千瓦 风电2749万千瓦) [4] - 光伏装机全国第一 但过快增长导致消纳压力 发电时段出现长时间负电价 [4] 结构优化导向 - 机制电量分配向风电倾斜(占总规模86%) 引导能源结构优化 [5] - 光伏竞价规模小导致竞争激烈 未中标项目面临市场低电价风险 [5] - 政策传递明确信号:引导光伏有序发展 吸引风电投资 推动风光储多元协同 [5] 产业影响与技术进步 - 竞价形成清晰价格信号:风电0.319元/千瓦时 光伏0.225元/千瓦时 指导企业投资决策 [7] - 市场化机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降低成本 形成优胜劣汰筛选机制 [7] - 风电企业可布局深远海长期项目 光伏企业需审慎评估项目可行性 [7] 示范效应与推广价值 - 竞价未出现极端低价或虚高 证明"竞争充分 价格合理"目标可实现 [8] - 山东立足本地实际的改革思路具有可复制性 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8] - 其他省份可调整竞价规模和价格区间 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方案 [8]
全国首发!山东新能源电力竞价机制正式落地 市场化改革提速
中国电力报·2025-09-11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