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假院士假参事招摇撞骗,为什么总有人上当
北京青年报·2025-09-11 13:55

骗局运作模式 - 诈骗者利用伪造的高端头衔如“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联合国外交官”及虚假的“抗美援朝老兵”身份进行招摇撞骗 [1] - 诈骗者通过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组织获取会长等头衔,并以此为平台为活动站台,逐步建立人脉圈 [1] - 其承诺的投资规模巨大,例如号称投资33亿修建东坡书院综合体,但实际分文未见 [1] 骗局得逞的原因 - 地方单位倾向于利用这些头衔来“壮壮声色,扩大影响”,并可能带来直接好处,例如增加参会费和赞助费收入 [2] - 诈骗者复杂的社会关系是真实的,他们与一些领导干部或资本存在关联,这种关系在下位者眼中被视为资源 [2] - 在地方急于招商引资以及个人急于求“进步”的背景下,诈骗者找到了活动空间,部分人存在“搭天线”的想法,希望借此打开资源渠道 [2] 现象反映的问题 - 此类现象表明一些地方的政治风气不够健康,存在骗子和产生骗子的“土壤” [3] - 骗局的屡屡得逞与部分人心存投机取巧的心理,以及政治生态中潜规则的存在有关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