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经评论:因地制宜,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中国经济网·2025-09-11 14:44

城市创新发展战略 - 上海聚焦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1] -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全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并建设"创新之城" [1] - 杭州通过龙头企业开放赋能、细分领域冠军深度创新及小微主体协作形成融通创新产业矩阵 [1] 创新驱动模式转型 - 城市发展从依赖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以特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内生动力模式 [1] - 传统要素投入方式因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导致边际效益递减 [1] - 创新被定位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1] 创新生态构建 - 杭州推动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并构建市场主导的多元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2] - 创新主体持续涌现并产出如《黑神话:悟空》、DeepSeek、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等突破性成果 [2] - 创新生态改善直接关联科技创新"百舸争流"和产业发展"满枝繁花"现象 [2] 差异化发展策略 - 城市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产业同质化造成的资源浪费 [2] - 不同城市需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布局 [2] - 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城市体系协同分工 - 超大特大城市聚焦科技创新与高端服务功能通过产业外溢和技术输出辐射周边 [3] - 中等城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并优化产业布局 [3] - 小城镇专注专业分工与细分领域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3] 城市发展核心导向 - 城市发展需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谋划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 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并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3] - 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以释放潜在生产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