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2025-09-11 17:04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知识产权服务业被定位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支撑以及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关键力量[1] - 行业发展战略受《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指引,政策部署涵盖机构培育、业态拓展、人才培养、行业监管等方面[1] - RCEP高质量实施指导意见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并在优化外资环境方面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审批备案,强化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1] 行业发展规模与现状 - 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已突破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10万人,2024年行业总营收达到2940亿元人民币[1] - 行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正在向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升级[1] - 北京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实现规模与能力双提升,已形成特色行业优势,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支柱[2] 国际协作与未来发展 - 推动全球行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强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协同和打破合作壁垒[2] -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与巴西工业产权代理师协会等6家国外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在国际交流、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2] - 未来将建立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协作机制,旨在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助力国际经贸高质量发展[2] 地方性支持措施与生态建设 - 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2] - 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推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评析》,精选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典型案例,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