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服务国之盛典也是提升城市治理的契机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1 20:40
服务保障重大活动的意义不限于仪式本身,持续影响、长期效应同样弥足珍贵。眼下,纪念活动后大规 模的复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广场红旗阵、观礼台座椅、地毯、长城年号台等多类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 景观元素都将用于城市的各个场景中。就拿观礼座椅来说,已在首钢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公共场 所"再上岗"。"参加过阅兵的椅子,必须得去坐一坐!"将被赋予了纪念价值的设施物料融入城市发展肌 理和市民生活日常,是对公共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是一种长期的精神滋养。 于城市而言,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并非孤立的、一时的任务,而是依托平日积累,惠及未来生活。重大活 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千头万绪,将其串连成线的实则是极强的动员力、组织力、行动力。这不是一朝一夕 的功夫,而是基于组织架构的持续完善、城市文化的日常涵养。反过来看,"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 练",重大活动也提供了检验城市治理水平、打磨能力、发现短板的契机。未来,"秒级流程""丝滑协 同"能否应用于基层治理?"特殊智造"又如何嵌入日常,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期待,种种看得见、 看不见的财富持续作用于北京的大事小情之中,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治理体系。 市民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也是城市治理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