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除霾” 为成长赋能(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人民日报·2025-09-12 06:02
10余年来,我累计开展心理辅导1000余人次,带领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公益巡讲活动,并向省内外多所 学校推广相关经验。有人说我们是青年的心灵"摆渡人"。其实,当个人的教育理想与时代的育人需求同 频共振,这份以心育心的事业在护航青年成长的同时,也丰盈着自己的人生。尤其是看到曾经沉默寡言 的孩子敢于走到台前,得知一度冲突不断的家庭开始尝试理性沟通,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比工作台账 上的数字更令我们动容、为我们所珍视。 有时候,敏锐察觉并积极回应一个眼神、一句话里的求助信号,就能为陷入困顿的心灵点亮一盏灯 我是一名有10多年教龄的高中心理教师。"就是专门解决心理问题的老师?"任教之初,常有人这样问。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对它的认知偏差一直或多或少存在。其中,有误解、偏见,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 育是少数"不正常的人"才需要的"特殊关怀";也有忽视、轻视,有的地方心理课常被考试科目征用,有 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没下降心理就没问题。开展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校准认知、澄清误 区,警惕污名化、娱乐化、标签化等倾向,打破隐形的观念壁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 素质、充分激发潜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教育。一句话概括: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