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人民日报·2025-09-12 06:15

核心阅读 相关话题的探讨,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这一担忧不无道理,映射出社会情况的变化。"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承担未成年人审判指导职责的相关 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2021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未成年人犯罪人 数,每年都在3万—5万人之间。 围绕公众关切,记者采访了办案法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以下简称"民一庭")相关负责 人、全国人大代表、相关专家等,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引导未成年人敬畏法律、知行知止。 "问题少年"能得到惩戒吗?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 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 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必担责,年龄不是"免责金牌"。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话题在网络上受到高度关注,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极端个案易引发讨论。不少 读者给本报来信探讨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少年"能得到惩戒吗?年龄会是"免责金牌"吗? 记者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侵财、强奸犯罪占比较大。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盗窃长 期位居未成年人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