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山:“小行星防御”背后的中国技术自信
环球网资讯·2025-09-12 07:26
在技术与能力层面之外,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小行星防御与太空治理视为全人类的共 同事业。2018年,中国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积极参与全球太空安全协作。与某些国家醉心于追求太 空军事化、并将他国的进展视为挑战不同,中国明确提出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 与成果共享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例如,2025年发射的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的多项科学载荷中预留 了国际合作接口,在执行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任务中也将积累的探测数据向国际科学界开放。而在 小行星动能撞击任务的计划里,中方也特意规划了国际联合观测时段,允许各国科研机构利用地面设备 参与撞击效果评估,形成"数据共享、成果共有"的合作模式。包括动能撞击任务的执行位置特意选择在 距地球1000万公里的安全区域。以上种种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合作精神与责任意识。 正如吴伟仁院士强调的,"如果全球共享数据,共同掌握科学成果,最后我们可能得出更加精确的结论 和科学的认知,这对我们整个人类都是有好处的。" 来源:环球时报 随着人类的足迹踏入外层空间,对小行星威胁的认知不断深化,作为地球文明的重要一员,中国正以实 际行动推动全球行星防御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