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开放成果 - 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落地109个在全国、全市具有首创性突破性的项目和试点,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4] - 15项原创性改革举措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全市首位,9项改革举措向全市复制推广 [4] - 落地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获批业务种类和数量全国领先 [5] 重点项目与外资利用 - “两区”建设入库项目4473个,已落地2644个,其中预计投入外资总额居全市首位 [4] - 吸引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和睦家国际医院、曼福再保险、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穆巴达拉QFLP基金等一批示范性标志性重点项目落地 [4] - 2021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占全市28.4%,实际使用外资174亿美元占全市30.6%,货物进出口总额7.16万亿元占全市45.4% [11] 贸易与要素流动便利化 - 完成中国—新加坡首个全环节跨境贸易数字化实单试点,设立“北京CBD—天津港 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 [5] - 在全市率先开展国际收支便利化全环节改革试点,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和资本金线上结汇支付业务 [5][6] - 设立“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枢纽”,形成数据跨境流动双平台服务体系 [6] 特色产业发展与集聚 - 推进建设20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医疗等领域,其中9个获北京市级认定 [8] - 元宇宙产业集聚企业超1400家,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8] - 数字医疗产业园集聚240余家企业,区级概念验证中心2025年首批支持88个优质院企合作项目转化 [9] 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服务 - 全区设立56个外语服务窗口,实现外国自然人、香港非自然人投资主体登记业务全程网办 [6] - 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蓝色港湾,国贸商城纳入首批市内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6][18] - 制作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印发4000册,全区21家等级景区、80家博物馆均实现无预约便捷入场 [19] 全球招商与国际合作 - 2025年1-7月新设外资企业316家同比增长24.4%占全市22.8%,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43.7%居各区首位 [11] - 组团赴中东、英国、法国、德国等地招商引资,深化与国际商会组织沟通联络 [13] - 建成12个国际科技服务站点覆盖全球20个国家,服务创新企业超200家,促成国际合作数十项 [10]
聚焦“两区”建设 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2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