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家长仍上班,课后“三点半难题”如何解决?
人民日报·2025-09-12 10:55
文章核心观点 - "三点半难题"是家长工作时间与孩子在校时间错位导致的双职工家庭现实难题,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各方协同解决[1] - 破解难题的目标是消除"安全真空"与"教育盲区",为孩子创造安全、充实、有益、快乐的课后环境,而非填满每一分钟[3] - 写好"家校社协同"文章,将学校主导作用、社会支持优势和家长参与力量结合,共同解答民生必答题[3] 学校课后服务 - 学校课后服务应从简单"时间填充"迈向"量质齐升",除作业辅导外应开展科普、文体、艺术等多样化活动[2] - 上海宝山区97所公办民办小学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分时段安排作业指导和特色课程[2] - 黑龙江哈尔滨花园小学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开设100余门类特色"种子"课程,变"看管"为"赋能"[2] 社会力量参与 - 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拥有丰富场地、课程与专业资源,有效导入日常课后托管服务大有可为[2] - 青少年文化宫等机构暑期托管课程可尝试日常化、社区化以丰富课后服务供给[2] - 社区可联动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及合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引入专业力量开设寓教于乐活动[2] 家长角色与参与 - 家长应积极参与家校沟通,理性选择课后服务项目并及时反馈诉求建议[3] - 家庭层面可尝试与邻近家庭组建"互助小组",在信任基础上轮流照看孩子和组织活动[3] - 家长需努力提升陪伴质量,利用有限闲暇关注孩子情绪状态,进行亲子阅读和户外运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