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市场价格分化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1398.1点,与上期相比跌46.33点;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报1125.3点,与上期相比跌2.1% [1] - 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保持平稳推动市场运价继续上涨,而欧洲航线运输需求缺乏增长动能,市场运价继续调整 [3] - 远洋航线中美线持续上涨,欧洲线和地中海航线持续下跌,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4] 美线运价走势 - 8月29日美线运价在连跌6周后首次上涨,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1923美元/FEU和2866美元/FEU,较前一周分别上涨17.0%和9.7% [5] - 美线通过抽船、减班策略推动运价上涨,9月第一周40英尺大柜涨价700多美元,美西运价回升到2200-2400美元,美东运价回升到3200-3400美元,但订舱价格已开始松动预计回落100-200美元 [5] - 尽管处于第三季度传统旺季,但市场货量仅微幅增加,美线运价全年来看并不算处于高位 [5] 欧洲航线运价走势 - 9月5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欧洲航线环比下跌7.9%,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环比下跌11.2% [6] - 9月8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运价指数环比下跌11.7% [6] - 欧洲航线运力仍处高位,市场运力整体规模庞大,货运需求平淡,船公司持续加强揽货力度,部分船公司在9月下旬安排的空班停航规模不足以有效缓解运力过剩局面 [6] 航运公司停航策略 - 航运巨头马士基、赫伯罗特和MSC集体宣布停航计划,赫伯罗特在跨太平洋航线推出WC2航线40周停航等调整,MSC宣布第39至41周亚洲至欧洲航线多个航次停航 [7] - 马士基旗下美西航线TP9宣布在节前最后一班船后,将在2025年剩余时间暂停运营 [7] - 停航是船公司的保价操作,旨在战略性减少运力以避免运力过剩导致运价崩盘 [7] 美国港口费新规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USTR)将于10月14日起征收港口费,中国建造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时将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征费,未来三年分阶段上涨 [9] - 全球约98%的船舶与中国产业链存在关联,都可能受此影响 [9] - 为应对新规,中远海运将自有运力转向其他区域,上半年中国大陆航线业务同比增长9.5%,亚洲区内航线增长5.2%,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国际航线大幅增长11.9% [9] - 中远海运通过协调海洋联盟伙伴,在太平洋航线更多使用非中国建造船舶以避免美国港口费新规影响 [9]
黄金周前遇冷?美涨欧跌,航运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大众日报·2025-09-12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