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杨倩:用体育精神致敬英雄
新华社·2025-09-13 06:49
事件概述 - 第十二批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267件遗物由中国空军专机迎回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并举行仪式 [1] - 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作为各界代表之一出席迎接仪式并表达对志愿军烈士精神的敬意 [1] 运动员精神与信念 - 运动员认为赛场如同战场,志愿军烈士不畏强敌、艰苦作战的精神是其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动力 [1] - 体育被视为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国争光的信念与先辈守护国土的信念相通 [2] - “首金”不仅代表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其带来的压力能淬炼出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斗志 [2] 训练细节与投入 - 射击训练是一场持久战,年训练时长达到2000个小时、重复举枪8万次、打掉5万发子弹 [2] - 训练包含高难度项目,如50米小口径跪姿训练会导致手臂因血液不通而从刺痛到麻木 [2] - 运动员需身着重达十多斤的射击服、举起约十斤重的枪进行日常训练,过程枯燥但为保障击发质量所必需 [2] 职业生涯开端与影响 - 运动员因射击队教练选材时认为其眼神“不怯场”而开始接触射击运动 [2] - 初次见到子弹击穿靶纸的场景使其感到酷极了,一支气步枪自此承载其梦想 [2] - 作为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运动员通过演讲、公益活动传递体育精神与家国情怀,并激励他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