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有了“北京模式”
北京晚报·2025-09-13 14:41

有了"从0到1"的原创性创新之后,北京如何接续实现"从1到10""从10到100"的科技创新转化、产业化发 展?记者昨天从2025年服贸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论坛上了解到,北京市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工作机制正式发布,聚焦创新策源、产业转化、场景应用和产业落地,打 造全链条融合发展的"北京模式",展示了北京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探索出的新范式。 科研机构与企业"强强联合" 人形机器人队伍里首个"百米飞人"——"天工Ultra",零下35摄氏度也能启动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交 通、教育等领域落地的自主CPU……近些年北京不断涌现的科技突破,逐渐向产业化加速迈进。这里 面,企业创新的力量不可小觑。 数据显示,本市目前共有1475家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这 凸显出企业强大的创新活力。 "北京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突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本 市将进一步强化在区块链与先进计算、RISC-V等强应用牵引产业领域形成的"科研机构+企业"模式,发 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