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 - 制定本法旨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 - 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3] - 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 [4] - 法治宣传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规定原则精神、法治原则法律制度法律常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成就、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 [5][6] -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8] - 国家机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精神实行普法责任制,国家加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并鼓励国际交流合作 [10][11][12] 社会法治宣传教育 - 国家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16][17] - 国家加强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宣传教育,增强港澳同胞维护宪制秩序意识 [18] -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结合法律法规施行开展群众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19] - 法律法规制定机关应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行政机关应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服务执法过程,监察审判检察机关应将其融入案件办理过程 [20] - 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用户的法治宣传教育,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宣传教育 [22][23] - 民政人社等部门应根据老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需求特点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 [24] -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支持指导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 [25] - 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新经济新领域发展需要加强对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 [26] - 行业协会商会等应加强对会员的法治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法治教育培训并建立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 [28][29] - 法律服务机构和工作者在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纠纷时应结合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0] - 公共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应依法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问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对从业人员和用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1][32] - 金融机构应依法对工作人员和客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国家加强对境外投资合作对外援助企业及出境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 [33] 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 - 国家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传教育,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应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依法履职法治观念 [35][36][37] - 录用国家工作人员应将法律知识纳入考试内容,健全日常学法制度,所在单位应根据工作性质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 [38][39] - 实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将宪法和与履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清单并动态调整 [40] - 加强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的监督,将其列入年度述职内容 [41]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配合,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必要法律知识,树立守法规则诚信防范违法犯罪意识 [42] -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阶段,明确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推广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将法治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3] -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建立稳定专职或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对学校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协调指导 [44][45] - 各级各类学校应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育,中小学校应按要求聘任法治副校长,配备专业教师,可聘任校外法治辅导员 [46] - 审判检察机关及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应支持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实践教育资源,支持开发课程 [47] - 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提高法治教育意识和能力,针对不同年龄段特点教育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守法行为习惯 [48] -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开展未成年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履行网络保护义务,引导养成文明网络行为习惯,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49] 保障与监督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建设 [50] - 司法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在基层群众中培养示范人员 [51] - 司法行政部门应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专家库建设,选聘优秀法治人才组成普法讲师团,组织开展宣讲活动,鼓励支持相关人员开展普法志愿服务 [52] - 国家鼓励支持法治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等相关人才培养 [53] - 国家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新闻媒体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公益普法责任,通过开设专栏刊播公益广告报道新闻等形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54][55] - 文旅新闻出版广电电影网信等部门应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鼓励支持优秀法治文艺作品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网络视听作品创作生产宣传推广 [56]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法治文化相关文物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宣传代表性人物事迹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57]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建设法治文化场所,在公共设施建设公共空间利用时体现法治元素,司法行政部门应建立场所名录并公布 [58][59] - 负有法治宣传教育职责的部门单位应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群体需求精准开展宣传教育,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60] - 鼓励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方法,支持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无障碍方式开展,内容应准确清楚避免误导公众 [61][62]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效益,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应合理安排经费,国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63][64][65] - 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对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发现未依法履行职责应及时发出普法提示并要求改进反馈 [66][67] - 各级人大常委会应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加强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68][69] 法律责任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的,由本级政府或上级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70] - 有关部门单位收到普法提示后未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70] - 违反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管理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71] - 侵占破坏法治宣传教育设施,损毁展品器材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批评教育 [72] - 违反本法规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予以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 [73] -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 附则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依照本法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规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75] - 本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全文)
新华社·2025-09-13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