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聊城市首部综合性体育法规获批,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齐鲁晚报网·2025-09-13 17:25

立法背景与进程 - 《聊城市体育发展条例》被列为2024年政府重点立法项目 由市教育和体育局起草[1] - 条例于2025年6月30日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2025年7月31日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1] - 2025年9月12日召开地方性法规公布施行新闻发布会 宣传介绍条例相关内容[1] 条例结构与立法特点 - 条例共八章47条 从全民健身 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 体育产业融合等方面引导体育事业发展[3] - 立法过程体现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基本原则 符合立法程序[6] - 审查过程中公开征集意见208条 采纳83条 提出审查建议135条 对草案进行逐条修改完善[5] 全民健身保障措施 - 推动构建多层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实现城镇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设施全覆盖[3] - 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市运动会 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 鼓励基层开展特色体育活动[3] - 深化体卫融合 支持医疗机构设立运动医学门诊 将运动健身纳入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3] 青少年体育发展 - 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通过体育课程 课外活动 课后服务等措施实现[4] -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建立健康档案 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4] - 支持足球 篮球 排球等竞技体育项目职业化发展 建立后备人才梯队[4] 体育产业发展支持 - 强化资金多元供给 政府加大财政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体育产业金融产品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投资[4] - 深化科技赋能 鼓励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融合[4] - 培育本土赛事品牌 以"龙舟公开赛""环湖马拉松赛"等拓宽自主品牌赛事发展路径[4] 体育设施建设管理 - 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 强化应急避险功能 规定管理主体和责任[5] - 体育宣传周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5] - 推动符合条件的公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 强化居民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整改[5] 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 - 推广查拳 肘捶 潭腿等本地传统体育项目[4] - 利用黄河 京杭大运河 徒骇河 东昌湖等水资源优势 开发体育旅游线路 建设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4] - 条例总结聊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经验 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可操作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