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科幻了!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液滴打印”新技术
观察者网·2025-09-13 19:3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网站消息,近年来,随着可穿戴电子、脑机接口和神经康复等前沿技术迅速发 展,迫切需要将精密电子器件如同"皮肤"一般贴合到器官组织上,实现对生理信号的采集和调控。然 而,传统贴附方法往往导致器件内部产生巨大应力,尤其是当贴合在起伏不平的皮肤、大脑或神经表面 时,器件内部脆弱的超薄金属线路和芯片很容易因应力集中而损坏,这成为柔性电子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 化学研究所宋延林研究团队在打印墨滴行为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最近,该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单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 薄膜材料转移策略—液滴打印。该方法利用液滴来拾取和转移超薄膜,在转移到目标基底后,液滴能够 在目标表面和超薄膜之间构建临时润滑层,使薄膜在贴附时发生局部滑移,从而动态释放应力,避免器 件因过度拉伸而破裂,实现精准、高保形的无损贴附。而且,通过调控液滴与目标表面的三相接触线还 可以大幅提高薄膜的转移精度。 研究表明,该技术不仅可将纳米级厚度的金属、硅等非延展性电子膜无损地转移至光纤、植物、甚至活 体细胞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