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重拳出击 新能源汽车:向黑公关说不!
央视新闻·2025-09-13 19:36

专项整治行动启动 - 六部门联合部署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为期三个月,重点打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行为 [1] - 专项整治行动通知要求网络平台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水军、黑嘴的甄别管控 [32] 网络黑公关行为模式与规模 - 黑水军采用工业化造谣模式,使用主板机组建上万台手机的网络矩阵,通过文案自动生成软件批量生产黑稿,并采用“踩一捧一”话术煽动对立 [12] - 黑公关产业链成熟,包括策划方下单、内容工厂用AI生成黑稿、分发账号矩阵式转发、水军刷评带节奏等环节 [13] - 黑水军单条信息价格有时低至几毛钱,而黑商单报价高于正规商单,某些虚假测评可赚取数百万元 [15][25] - 黑公关行为专门选择汽车企业新品上市时间节点进行攻击,例如某公司六座新车型上市第二天即遭遇大量针对卖点的攻击性信息 [27] 对企业造成的具体影响与成本 - 某公司监测到平均每月造谣信息超过15000条,预估涉案案值高达几千万元,但公司保守估计因攻击导致上半年销售额损失10%,造成至少28亿元损失 [8] - 为应对批量谣言,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每年需投入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应对成本 [10] - 某公司为处理随时出现的舆情信息,不得不专门成立“舆情应急小组” [6] 虚假信息与测评案例 - 两段广为流传的新能源汽车起火视频经核实为虚假信息,其一为国外车祸场景,另一为AI合成视频,车主确认车辆无问题 [3][5] - 某汽车碰撞测试视频称车辆碰撞后断电导致车门无法打开,经公司核实,视频发布后公司多次联系车主均未获回应,属恶意抹黑手法 [17][19] - 某平台博主及其同伙因涉嫌恶意抹黑企业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已被依法缉拿归案,其中包括进行虚假测评的博主 [21] 行业现状与应对措施 - 汽车测评乱象普遍,测评机构不专业、车评人不中立现象固有,核心问题在于是否收取企业费用(即“充值”) [23] - 某知名短视频平台官方报价显示,一名60万粉丝的汽车博主,单条1-20秒视频商单报价18000元,21-60秒报价26000元,60秒以上报价38000元 [25]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联合14家车企发起抵制网络水军倡议,呼吁车企不参与、不雇佣网络水军进行负面评论灌水、恶意抹黑等行为 [30]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