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领跑全国!海淀率先实现百家大模型备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3 22:40

论坛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于9月13日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核心议题为"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 [1] - 活动汇聚百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翘楚 并展出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 包含6个国家和地区18位艺术家的近30件影像、装置及交互作品 [3][4] - 论坛由北京市委网信办承办 海淀区委网信办、东升镇人民政府及快手联合协办 是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14] 海淀区AI产业成果 - 海淀区在全国率先实现百家大模型备案 总数达105款 占北京市三分之二(约66.7%)和全国五分之一(20%)[7] - 区域内孕育豆包、文心一言、ChatGLM等通用头部大模型 并孵化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及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 [7] - 海淀区聚集北京市80%以上人工智能人才 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及人才特区措施构建"1+X+1"现代化产业体系 [7] - 建立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提供政策宣贯、资源对接及数据出境咨询服务 制定自贸区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7] AI与内容生产变革 - 学术界与产业专家围绕AI对内容生产的重塑展开多维讨论 聚焦创作边界与核心价值 [8][10] - AIGC数字艺术家指出算法可替代标准化内容生产 但根植于生命体验的顶级创意不可替代 [10] - 学者强调技术迭代中需坚守"文以载道"的文化使命 承载人类普世价值与文化精神 [10] - 大模型技术重构内容生产全流程 AI数字技术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文化强国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10][11] 行业实践与趋势 - 短视频与直播产业观察显示AIGC正成为影视工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技术变革并注入新活力 [13] - 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实现"创意平权" 激发大众参与热情 [13] - A世代与Z世代消费者渴求通过个性化叙事提升沉浸体验 成为"共创者" [13] - 文化智造面临"文化理解"鸿沟的挑战 但存在"供给侧改革"与"出海"机遇 [13] - 人类创造力被强调为无限核心 区别于机器的有限数据存储特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