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精神丰碑永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四)
新华网·2025-09-14 07:22
抗战历史与精神内涵 - 抗战持续5098天即14年 改写国家积贫积弱命运并铸就民族精神丰碑[3] - 抗战精神包含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 必胜信念四大核心要素[4] -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近代首次完全反侵略胜利[8] 民族觉醒与爱国情怀 - 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同作战格局[9] -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奏响英雄凯歌[10] - 爱国主义被定义为抗战胜利决定因素 体现为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血脉传承[10] 物质对比与精神力量 - 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人分一枪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 大口径火炮744门 坦克330辆[11] - 国力军力悬殊背景下 依靠"争着死抢着死"的绝对信仰换取民族独立自由[11] - 杨靖宇 赵尚志 八百壮士 张自忠等英雄体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14] 现代化进程与精神传承 - 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8] - 抗战精神融入民族复兴征程 体现为克服艰难险阻的主动精神力量[28] - 长安街见证战鹰呼啸景象 飞机不再需要像建国初期那样飞两遍[20] 纪念活动与时代象征 - 天安门广场设立"钢铁长城"主题景观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精神脊梁[6] - 车牌号1945和2025的阅兵车形成时空对话 分别代表历史起点与复兴梦想[24] - 6位抗战老战士代表登天安门城楼 体现国家对英雄的崇高敬意[22] 地理标志与发展对比 - 卢沟桥旁复兴号列车疾驰 白洋淀畔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南京城流光溢彩[22] - 全国多地以抗战英雄命名地理标识 包括佟麟阁路 赵登禹路 左权县 靖宇县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