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如何跟上社会需要(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2025-09-15 06:03
国家人才供需对接政策措施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1] - 教育部启动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 汇集部委行业产业等各类数据资源40.7亿条 形成国家层面统一数据基座 [1] 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措施 - 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等六大行动 [2] - 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 天津广东探索重大攻关任务驱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模式 [2] - 复旦大学等高校探索"'博士+硕士'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2] 人才供需监测与就业服务 - 开展分级分类人才供需适配分析 编制省市高校行业类人才供需适配分析报告 [2] - 强化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 加强就业质量监测评价反馈 [3] - 构建供需双方双向调节机制 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就业指导服务 健全就业实习见习制度 [3] 未来工作方向 - 坚持总体适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原则完善人才培养适配机制 [3] - 深入实施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平台开发应用 [3] - 支撑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