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上网产品套路多(百姓关注)
人民日报·2025-09-15 06:03
行业问题 - 便携式无线上网设备存在虚假宣传、强制预存费用、流量虚标及诱导消费等问题 [1][2][3] - 消费者遭遇网速不实 普通套餐网速较慢 需加价升级至特快套餐 [1] - 套餐宣传存在误导 如19.9元300G实际需一次性缴纳2年费用才可激活 [1] - 流量消耗异常 19.9元100G套餐仅使用5天即耗尽 后台无流量明细记录 [2] 销售与售后机制 - 销售采取硬件与流量分离模式 硬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流量绑定其他运营商或公众号 [2] - 退款流程受阻 消费者需多次催促并借助监管部门介入才可部分退款 耗时长达两个月 [3] - 充值资金难以追回 设备可退但通过软件充值的金额常卡在公众号后台无法退还 [2] 行业运作模式 - 技术原理与手机热点类似 虚拟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批发流量再转售给设备商或代理商 [3] - 形成平台卖设备、流量另走公众号的分工链条 缺乏监管制衡 [3] - 商家利用低额巨量营销策略 隐藏限速、限量及断网等门槛 [3] 监管与合规建议 - 行业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存在虚假宣传及诱导预存等问题 [3] - 需强化平台监管责任 建立资质审核和纠纷处理机制 [4] - 建议推行预付资金存管证明及定期公示资金流水 设置商家纠纷率警示提示 [4] - 推动建立统一预付资金托管机制 确保充值资金独立存放避免卷款跑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