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航空发动机赛道,中国位居第几?
观察者网·2025-09-15 08:3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诚信】 作为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研发一款航空发动机并实现批量服役绝非 易事,必须确保其数万个零部件在各类工况下尤其是在极端环境中稳定、安全、高效地协同工作。这对 跨学科技术融合、材料和制造工艺精度、系统集成与控制、测试和适航认证均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哪怕是航空制造技术领先世界的美国,研制一款航空发动机都免不了经历漫长周期——F135是F35隐身 战斗机的发动机。F135从立项(1996年)到交付第一台量产型F135(2009年)历经13年,但早期的量 产型F135依然出现较多故障,直到2015年之后,F135的状态才逐渐稳定下来。因此,航空发动机被誉 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几乎是欧美的绝对优势项目。相比之下,连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工业强国都缺乏先 进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必须大批量进口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印度、伊朗和东盟的相关技术储备 更是几乎为零。那么,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处于何种水平?我们可以从刚刚结束不久的九三阅兵中寻 找答案。 空中护旗方队由直10装直升机、直19武装直升机、直20通用直升机和直8L运输直升机组成。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