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央视新闻·2025-09-15 09:16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完成血管介入支架、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 保医用耗材的分类优化工作,将逐步解决医用耗材"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等问题,提升了医保管理 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长期以来,医用耗材产品命名缺乏统一标准,企业自主命名空间较大,致使市场上出现部分不同规格、 不同功能的产品共用同一名称,而部分本质相同的产品却拥有多个名称的现象,对医保的精准支付和基 金监管,以及医疗机构的耗材招标采购增添了难度。 为此,国家医保局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修订。目前已完成分类优化工作的7类医保 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非血管介入支架、非血管介入球囊、吻合器、人工器 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 此次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尊重支持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例如,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起搏 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可通过微创方式经静脉植入心腔内,具有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的优势。本次 分类调整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单独分类,充分关注了技术创新,为传统起搏器多次感染、上腔静脉通路 缺失、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项目组负责人翟梦媛:我们的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