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A中心何以“A”
广西日报·2025-09-15 10:02

项目概况与战略定位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展示中心于4月3日开工建设,至6月30日一期项目竣工并试运营,建设周期仅90天,截至8月底已签约国内外人工智能项目51个、落地40个,并吸引东盟6国16家企业入驻 [6] - 项目是“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战略路径中“广西集成”环节的关键落子,定位为聚集国内外优质AI资源的“超级枢纽”和推动中国与东盟数字合作的“数字引擎” [6] - 南A中心的“A”代表Alignment(对齐)、Acceleration(加速)、Amalgamation(集成),旨在高标准打造A级创新发展平台 [6] 建设背景与战略机遇 - 广西发展人工智能基于“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的战略判断,国家层面相继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计划,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阶段,技术需求与中国技术供给高度契合 [9][10][11] - 广西地处中国14亿人口与东盟7亿人口大市场交汇点,拥有地域相连、人员往来频繁的区位优势,并承担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家使命 [12][13] - 广西拥有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重要开放平台,南宁市汇聚广西57.31%的AI企业,已建成五象云谷等算力设施,近两年与东盟国家签订数字合作协议30多份 [13] 功能作用与项目成效 - 南A中心成为技术转化与产业对接的桥梁,例如云知声智能科技与南宁轨道集团合作智慧轨道交通项目,推动AI技术在广西落地并转化为东盟所需应用 [18][19] - 中心作为场景示范与应用推广的窗口,截至8月底共征集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案例450多项,发布机会清单111项,并通过“场景秀”活动推动供需对接 [22][33] - 企业入驻获得平台背书与资源对接,例如迈越科技借助中心支持的跨境直播投流,其直播交换机产品成功引发东盟客户关注 [16] - 截至8月,已有2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来桂考察洽谈,全区新签约“人工智能+”产业项目70多个、签约总额超330亿元,带动南宁市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半年增长25.8% [21] 基础设施建设 - 南A中心已部署算力规模达5000 PFlops,并打通青海至广西的高性能算力直达链路,获得充沛绿色算力,同时首期国际专用通信电路(至老挝)全面建成,数据传输延迟低至毫秒级 [29] - 南宁市鼓励社会主体投资建设智算中心,并以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为依托,加速搭建国际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 [29] - 专家建议在自治区层面统一部署区域智算中心,构建绿色电力、绿色算力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算力产业体系,并搭建算力网络调度平台整合全国零散算力资源 [30] 语料库与主权大模型建设 - 广西拥有占中国东盟语料库总量六成以上的丰富东盟语料数据和语言人才,南A中心通过引进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推进东盟小语种语料库建设,并以研发老挝主权大模型为突破口 [31] - 截至6月底,相关国家的主权大模型训练已启动,已开展多模态语料收集并建立小语种AI训练数据集 [31] - 计划依托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广泛开展东盟电子语料收集,布局下游语料加工产业,打造国家对外语料基地,并构建跨境数据可信空间促进数据跨境流动 [32] 产业生态构建 - 南A中心通过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产业基金、发放“算力券”等方式提供政策支持,并举办融资对接活动,今年已促成向20家人工智能企业发放贷款超10亿元 [26] - 中心同步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安全示范中心和配套园区建设,共建安全研究院与实验室,并与东盟携手共建人工智能标准互认体系,共研共享智慧城市等领域标准 [37][38] - 计划探索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人才试验区,扩大人工智能培训,推动合作办学与科研合作,帮助东盟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 [38] 区域协作与平台联动 - 南A中心总体布局为“一节点两板块多分中心”,计划在东盟国家和国内重要城市设立分中心,目前已与8个东盟国家签署合作意向,老挝中心作为首个海外分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39] - 中心借力东博会平台,第22届东博会将首次设置AI专馆,并以AI大模型赋能办会,同时通过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等活动汇聚生态资源 [40][41] - 专家建议建立“双平台一中心”协同体系,以东博会、峰会为“触角”汇聚需求,以南A中心为“心脏”提供算力支撑与技术验证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