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资源型城市的零碳实践
四川日报·2025-09-15 10:33
攀枝花市西区的传统产业正经历绿色循环化改造。杨邦春 摄 大面山农风光项目。盐边县委宣传部供图 思路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目标 9月的攀枝花市盐边县昔格达村,秋意盎然、硕果盈枝。田园画卷中,一座彩虹廊桥穿过花海。这不是一座普 通廊桥,它安装了150余块40%透光的彩色发电玻璃,装机功率超过了30kW。昔格达村也是"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 目"首批试点村镇之一。 追逐"零碳"目标的不止昔格达村。近期,2025年度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正式公布,攀枝花西区 经济开发区等4家园区入选首批试点。在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园区安 全、排放、环保等各项数据,对园区安全与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监控与精细化管理。 攀枝花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城区与工矿区犬牙交错,工业占比大——这样一座城市却一直怀抱"零碳"梦 想。按照攀枝花的设想,到2035年,全市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绿色低碳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面对艰巨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任务,攀枝花如何走好这条"零碳"之路? 到202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33% 到2030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