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体系 - 海淀区发布"1+5"教育政策体系 包括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行动计划及五项配套文件 明确2027年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2] - 系统设计十大重点任务 涵盖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铸牢基础教育基石 建设学习型海淀 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2] 资源整合与校企合作 - 构建"基础教育+高校+高新企业"联合培养体系 实现每所中小学背后有一所高校 一个实验室 一家科技企业支撑的资源网络[4] - 与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约深化校地合作 在思政教育 科学教育 师资培养 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4] -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与农大合作开设人工智能 食品科学 营养健康等课程 拓展学生选修课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4] 人工智能教育建设 - 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 小米 华为 字节跳动 北京大学 十一学校等13家单位参与 推动AI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应用[7] - 联盟将建设"校-企-研"联合实验室 高校提供理论支撑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负责人才培养[7] - 推广"双导师+双基地"模式 学生同时拥有学校导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导师 在学校实验室和合作单位基地开展研究[7] 基础设施与课程创新 - 小初高阶段改造建设100间AI实验室 打造10所人工智能科技高中[8] - 构建阶梯式融合课程体系:小学阶段"AI+科学现象认知"课程包 初中阶段"AI+学科探究"课程群 高中阶段"AI+科研方法"课程体系[8] - 开发"AI学习伙伴"系统 推行"AI+翻转课堂"模式 试点学校覆盖率三年内达到100%[8] 终身学习体系 - 打造"15分钟学习服务圈" 建设学习型社会资源库 实施全龄全域海淀夜校计划[3] - 发布"十大教室"特色场景 涵盖航空航天科技 "两弹一星"精神 香山革命旧址实景思政 中关村创新精神教育等领域[6] - 形成全天候 全场域 全覆盖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实现"处处是课堂 人人是学员"的全域育人模式[3][6] 教师队伍建设 - 实施教师资格与学历"双提升"计划 高学历教师"博才引领计划" "名师·雁阵"计划和特级教师"星火领航计划"[3] -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3] 国际教育合作 - 7国驻华教育官与中方代表共同发起《加强青少年国际交流的共同倡议》[6] - 海淀区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教育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6]
“智启”亮相、校地合作签约等,海淀启动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建设
新京报·2025-09-15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