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视角见证吉林“十四五”生态蝶变 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好画卷
央视网·2025-09-15 12:24

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战略 - 吉林省在"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 践行"两山"理念,通过"生态+农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激活沃土、探索低碳路径、赋能绿水青山,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 水生态治理成效 - 全省109个国家考核断面Ⅴ类及以下水体全部消除,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5] - 查干湖水域面积达到420平方千米,水质提升至Ⅳ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与松花江、嫩江连通,水体整体置换周期从10年缩短至3年 [1] - 持续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建设66公里河岸绿道串联休闲公园和文旅项目 [9] 矿山生态修复 - 梨树县孟家岭镇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公园,"十四五"期间矿山复绿面积达到3800亩 [5] - 梨树县关停所有不达标的落后矿场,移植超80万株树木打造生态景观 [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吉林省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逐年提高 [7]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7只增长至70只,东北豹数量从42只增长至80只左右 [7] 生态旅游与城市宜居建设 - 在长春市伊通河畔开放肆季南河景区,配套沙滩和露营设施 [7] - 伊通河畔建设塑胶跑道、自行车道等配套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和城市绿色宜居的"生态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