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全周期精准监督 高质量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即“两重”建设)[3][5][10] - 2024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其中第三批获得超3000亿元支持[3] - 监督聚焦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审批建设等关键环节 旨在提升项目“含金量”并防范廉政风险[5][7][10] “两重”建设背景与资金安排 - “两重”建设涵盖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是党中央关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大决策[3]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安排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项目 第三批项目获超3000亿元资金[3] - 项目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 对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关键作用[10][11] 监督机制与协同联动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运用“项目+单位”监督机制 通过贴近式监督传导责任压力[5] - 建立季度信息共享机制 向相关部门和地方纪委监委通报项目进展 协同开展关键环节监督检查[6] - 推动“室组地企”多方联动 结合大数据监督模型提升督查穿透力 如安徽省蚌埠市纪委监委通过数据碰撞发现问题[11][15] 项目全周期监督重点 - 准入关监督:江西省武宁县纪委监委采用“事前调研+事中抽查”监督项目申报 防范虚报建设内容或骗取资金[7] - 进度关监督:甘肃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制定“一项目一方案” 通过一线核查形成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8][9] - 质量关监督:陕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运用专题会商、驻点监督等方式 压紧压实项目审核与资金监管责任[9] 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 重点防范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款拨付等高风险环节 严查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虚假招标及利益输送[10][11] - 甘肃省纪委监委聚焦资金使用 监督财政资金、专项债券等使用情况 打击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11] -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结合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整治 纠治围标串标、违法分包转包等问题[10] 监督成效与创新实践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两重”项目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 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稳定增长[12]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推行“监督+服务”模式 通过跨部门协作解决审批缓慢等堵点 激活项目建设效率[14] - 蚌埠滕湖机场项目监督延伸至设备调试、校飞等环节 严查推诿扯皮作风问题 保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15]
深度关注丨纪检监察机关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09-15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