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校馆弦歌|“哪里需要哪里就是家” 看1956年西交大学子的青春选择
央视新闻·2025-09-15 19:49

大学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莘莘学子的人格养成之所。大学里的博物馆、校史馆、老建筑等,不仅流淌着高校的精神音符,也承载着深厚的家 国情怀。文脉赓续,弦歌不辍,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博物馆,触摸一段"打起背包就出发"的燃情岁月。 新学期伊始,西安交通大学大一新生集体走进学校西迁博物馆,共同开启一堂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大思政课"。麦田选址的老照片、西迁教授讲义教具等2000 余件珍贵展品,讲述着交大师生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一新生 王乾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西迁老教授的笔记。他(老教授)经常把笔记本揣在怀里,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每日 学习,一丝不苟,为国付出。我感受到了他们勇敢向前的意志,也感受到他们听党指挥跟党走这样的一个精神,有这样的精神沐浴着,我相信我也会成为西 迁精神的新一代继承者,国家有需求,我就随时挺身而出。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辅导员 聂晓朦:西迁本身就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的壮丽史诗。我们把西迁精神的传承,作为新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部分,希望帮助学生 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让大家真正理解什么叫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西部作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