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北京市“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1] - 202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1] - 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2] 支柱产业发展态势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2]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2]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32.7%提升至2024年的38.8%[4]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产业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4]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全国占比约三成,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4]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应用落地[4] - 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均居全国城市首位[5] 制造业升级与项目落地 - 制造业向新优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2]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2] 消费与投资动力 - 预计2025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超过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2] - 服务消费额前四年年均增长超过7.5%,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22.6%,创历史最高水平[3]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024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7]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2倍[8] -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7个,产业协同由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8]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网·2025-09-15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