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取得显著进展 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成为焦点 中国是除德国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 几乎占海外参展商的三分之一[3] 小鹏汽车展示面向欧洲市场的全新P7 百公里加速3.7秒 搭载自研AI系统[1] 广汽展出Aion V电动SUV 将在波兰、葡萄牙和芬兰同步上市[1] 比亚迪宣布匈牙利工厂将在年底投产[1] 德国媒体评价中国为车展"隐藏赢家" 德新社称中国展商阵容"空前"[3] 出海策略调整 - 中国车企改变早期"国内生产+整车出口"模式 转向本地化战略[4] - 广汽、红旗、奇瑞强调"在欧洲,为欧洲" 比亚迪明确表示要在欧洲长期扎根[4] - 小鹏汽车提出"In Europe, With Europe"核心战略 将启用欧洲首个研发中心[4] 技术竞争优势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显著[5] - 中国企业以"技术输出者"和"标准制定者"身份出现[5] - 慕尼黑车展上外资企业展品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5] 海外投资扩张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海外投资达160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6] - 电池领域占据产业链海外投资总额的74%[6] - 奇瑞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的巴塞罗那工厂、长城汽车巴西圣保罗新工厂、长安汽车泰国新能源整车基地相继投产[6] 出口表现强劲 - 2024年1至8月中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 同比增长13.7%[6] - 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6] - 海外扩张为中国企业带来更高回报并具有战略价值[6] 产业协同出海 - 电池企业组队协同出海 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远景动力等集体海外建厂[6] - 宁德时代以"1号文件"发起出海总动员[6] -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6]
加速出海、深耕本地,中国车企在欧洲打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