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源石能言 文明迹可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2025-09-16 06:22

考古发现与认定 - 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2] - 刻石于2025年9月15日由国家文物局发布,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刻石与扎陵湖关联形成文化景观,整体保存基本完好 [2] - 刻石经多学科专家论证被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刻石所在地海拔超过4300米 [3] 刻石物理特征与文字内容 - 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3厘米,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 [3] - 保存较完整的文字信息包括“皇帝/使五/大夫臣□/將方□/采樂□/陯翳以/卅七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百五十/里”,文字风格统一,属典型秦篆 [3] - 刻石岩性为石英砂岩,耐磨性高、抗风化能力强,刻字采用平口工具刻制,符合时代特征,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 [5] 保存环境与条件分析 - 扎陵湖北岸台地湖滨平坦开阔,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河提供良好饮用水源,适合扎营停留,其地貌条件与“尕日塘”(藏语意为“往来歇息之平地”)相符 [4] - 刻石所在岩面为自然形成的垂直状且较为平整,最适合刻铭,岩面和刻字笔画内的岩石漆色度较深,系自然形成,古老程度非作伪所能达成 [4] - 刻痕内部含有锰铝绿泥石(硬绿泥石),这是一种呈黑色、不易风化的物质,刻痕内部与刻字周边岩石均经历了长期风化作用 [6][8] 保护措施与后续工作 - 国家文物局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费中拨付尕日塘秦刻石抢救性保护经费98.85万元,支持设置保护围栏,建立临时性看护用房 [8] - 刻石已被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视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 [9] - 接下来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为基础,围绕扎陵湖、鄂陵湖区域组织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全面掌握周边文物遗存分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