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衢州市两级法院通过创新“法庭课堂”等府院联动机制,以庭审观摩、案例研讨、专题授课等形式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及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实现行政争议的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 [1][2][4][7] 府院联动机制建设 - 开设行政审判“法庭课堂”,邀请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实现“审理一案、指导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 [1] - 与衢州市委党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庭审观摩+案例研讨+专题法治课”的“三个一”课程体系,成为干部培训必修课 [2] - 建立“三精准”旁听机制:精准选择案件(聚焦败诉率高的征收补偿、行政处罚领域)、精准匹配对象(向相关执法部门推送案件)、精准设计课程(庭后设“15分钟法治诊断”) [5] 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 联合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7所知名法学院校,打造“云端课堂+实习体验”双轨教学模式,构建覆盖“案例研讨—业务实习—科研反哺”的培养体系,累计培育120余名法治后备人才 [3] - 在高校课堂通过直播实时连线法庭现场,让法律条文在真实交锋中“活”起来 [2] - 与西北政法大学等共建实训基地,法学学子参与案例筛选、文书送达、旁听庭审,实现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的转变 [3]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成效 - 2024年衢州两级法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20件,调撤率达51.28%,位居全省首位 [5] -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高位运行,庭审后的调解与法治诊断环节增强当事人对法律的信服度 [4] - 司法建议发挥规范指引作用,近3年有62份司法建议“飞”入71家单位部门,其中一份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条线司法建议范例 [6] 法治生态体系建设 - 整合“乡村振兴讲堂”、“周一夜学”等平台,每年开展行政专题授课20余次,实现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及重点业务条线全覆盖 [6] - 行政审判白皮书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司法建议纳入领导干部学法内容,普法情景剧在农村文化礼堂“巡演” [7] - 连续16年开展行政案件司法审查工作,对本年度败诉案件类型、高频违法事由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研判 [6]
“庭审现场就是最好的法治课堂”
人民网·2025-09-16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