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防沙治沙超6500万亩 荒漠变绿洲内蒙古付出了哪些努力
环球网·2025-09-16 10:20
内蒙古防沙治沙与“三北”工程成果 -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1亿亩,防沙治沙超过6500万亩 [1] - 近五年时间内蒙古始终将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置于重要位置 [1] 阿拉善盟黄河阻沙入河生态修复 - 阿拉善启动黄河上中游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对“阎王鼻子”及周边1.1万亩区域进行水沙一体化治理 [3] - 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4%以上,每年阻止约150万吨流沙进入黄河 [3] - 工程使“阎王鼻子”区域形成一道绿色锁边林草带,成为沙漠与黄河间的生态屏障 [3] “十大孔兑”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 “十大孔兑”每年将2700多万吨泥沙带入黄河,砒砂岩占流域面积约五成,库布其沙漠占约三成 [9] - “十四五”期间鄂尔多斯在黄河十大孔兑上新建淤地坝271座,有效遏制入黄泥沙 [11] - 通过分区施策(上游植树种草、中游防风固沙、下游提升防洪能力),西柳沟入黄泥沙量从每立方米1550千克锐减至195千克,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从10.19%和64.4%提升至28.9%和78.8% [13] 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项目 - 库布其沙漠正建设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000亿度,同步实现生态治沙300万亩 [15] - 光伏板可阻挡风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板下种植牧草、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形成“光伏-种植-养殖-生态修复”良性循环 [17] -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累计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2727万千瓦,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38.88万亩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