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年防沙治沙超6500万亩 荒漠变绿洲内蒙古付出了哪些努力
环球网·2025-09-16 10:2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十四五" 期间,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和"三北" 工程攻坚战放在重要位置。近五年时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一亿亩,防沙治沙超过 6500万亩。 在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黄河流经阿拉善盟约80公里,每年需要从这里带走约1亿吨的泥沙,这些泥沙大多是来自于沙漠乌兰布和。相传这片沙 漠曾经是驼盐古道的必经之地,因流沙、沙尘暴频发,常有商队不幸坠河,当地百姓也给这里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阎王鼻子。 从卫星地图上看,如今"阎王鼻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道绿色的锁边林草带成为沙漠与黄河之间的生态屏障。2022年,阿拉善启动了黄河上中游阻沙 入河生态修复工程,对"阎王鼻子"及周边1.1万亩区域进行水沙一体化治理。如今,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4%以上,每年阻止约150万吨流沙进入黄河,成 为黄河西线重要的"守沙"要塞。 保土涵水 分区施策 黄河之水清起来 离开阿拉善盟,黄河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由北向东进入纬度最高的一段行程。奔腾的河水与巍峨的鄂尔多斯高原激烈碰撞,千万年的冲刷与切割,造就了 一片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奇特地貌。在这里10条季节性河流,由南向北注入黄河,这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