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现状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5年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1] - 中国居民消费率在37%-40%区间波动,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显示消费潜力释放受现实壁垒制约 [1]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1] 抑制消费潜力释放的市场障碍 - 制度规则割裂推高消费成本,如地方性准入清单标准各异、资质互认梗阻导致同款商品进入不同地区需要重复认证 [3] - 要素流通受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自由流动受户籍制约,影响收入增长与消费能力,流动人口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差异 [4] - 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和成本较高,地区间市场规则不统一推高商品终端价格,农村物流网点覆盖不足导致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梗阻 [5] - 跨区域维权成本居高不下,不同地区监管标准、执法依据存在差异,导致处理周期长达本地消费纠纷数倍,削弱消费信心 [6]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消费的提振作用 - 生产端通过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优化供给结构,促使企业更精准响应全国消费者多元化、升级化需求 [8] - 流通端通过打破地方性分割和市场壁垒,降低产品服务跨区域流动的制度性成本,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 [9] - 消费端通过打破区域壁垒,使消费者能自由选择全国乃至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满足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9] - 环境端通过强化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构筑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的市场环境 [10]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 - 深化改革攻坚,清除制度性障碍,如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法规政策 [11] - 强化制度规则统一,在重点民生消费品及新兴服务领域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和监管规则 [12] -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加大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等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12][13] - 强化权益保护统一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监管,建立跨区域消费纠纷协调处理机制 [13]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提振消费
大众日报·2025-09-16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