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育用留”全链条激活人才活力
中国新闻网·2025-09-16 11:06
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 职称评审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行,对45个系列(专业)评审条件进行全面修订,不再将论文、学历作为申报硬性门槛,转而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和实际贡献[1] - 改革创新推出突破层级限制的评审办法,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满7年可直接申报中级职称,满15年可参评副高级职称[1] - 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至今已有416名农民获评高、中、初级职称,并针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双定向”职称政策,实现县市全覆盖[2] 人才队伍规模与结构 - 宁夏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42.8万人[1] - 依托“两山一院”建设预引进在读优秀博士56名,使宁夏博士总量达到2488人[2] - 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42家,累计招收149人,目前在站69人,专项投入超过1000万元[2] 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 - 新修订的《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目录》将人才分为A至E五类,经认定者可获得最高300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并享受“绿色通道”医疗、子女入学等服务[2] - 截至目前,已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3376人[2] - 落实21项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全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2] 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 持续推进人社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建成“塞上江南”人才温馨服务站和外国人工作居留联办服务站,提供16项暖心服务事项[3] - 设立20个灵活就业人员职称代理评审机构,方便人才就近申报[3] - “互联网+人才服务”加快推进,人才认定、选拔、职称评审等业务逐步实现在线办理,服务效能持续提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