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航运贸易高时效领域 “请专家上门”高效解纷 北外滩临时仲裁新样本:仅用时4周
解放日报·2025-09-16 11:37

临时仲裁案件分析 - 案件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合同纠纷 因货物在码头堆存中箱顶受损进水导致湿损 最终由航运企业赔偿贸易企业相关损失 [1] - 案件是《上海市涉外商事海事临时仲裁推进办法》修订实施后首个落地的临时仲裁案件 并得到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的专业支持 [1] - 从争议发生到裁决作出仅用时4周 相较于法律诉讼耗时一年半至两年甚至更长 或机构仲裁需4到8个月 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 [1] 临时仲裁模式优势 - 临时仲裁模式被比喻为"请专家上门解决问题" 仲裁员选择、开庭地点、适用规则及庭审服务等均由企业自行协商决定 [1] - 企业可直接选用成熟的国际仲裁规则 也可自行协商拟定简化的专属程序规则 特别适合航运、贸易等高时效领域 [1] - 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涉外商事海事纠纷解决的新样本 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直接体现 [1]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建设 -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已落成启用 并揭牌了以共享仲裁庭为载体、以临时仲裁为特色的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 [2] - 共享仲裁庭配备开庭庭审系统、音频视频同步采集系统 支持对接仲裁庭秘书并提供语言翻译等配套服务 [2] - 近期正式发布了《北外滩临时仲裁服务指引(试行)》和《北外滩临时仲裁服务一本通》 其中收录了临时仲裁推荐仲裁员和仲裁庭秘书名录 [2] 区域产业资源与政策推动 - 北外滩作为中国航运产业高地 目前集聚了逾4700家航运企业及40余家功能性机构 覆盖航运交易、保险、经纪、货代全产业链 [2] - 虹口区正推动临时仲裁与航运保险、货代物流等板块深度融合 以拓展临时仲裁的应用场景 [2] - 相关部门正与上海多家仲裁、航运、保险及货代行业机构深化合作 共同推动在细分行业形成更多临时仲裁实践案例 [3] 纠纷解决机制创新 -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正将"三所联动"经验拓展至商事领域 探索打造调解院、仲裁院、法院"三院融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品牌 [3] - 此举旨在让"足不出楼"化解跨境商事纠纷成为可能 助力企业高效解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