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3]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3年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3] - 今年上半年GDP总量继续保持平原新城首位[3]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1] 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 顺义区已集聚理想汽车、北京现代、奔驰新能源、北汽越野车4大整车企业,以及7大研发中心、150余家上下游企业[4] - "十四五"以来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产值3360亿元,年均增长13%[4] -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1][4] - 正在建设占地25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北京园区)[4] 航空航天产业 - 依托中航产业园和航天产业园,拥有航空航天重点企业20余家,"十四五"以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5] - 在飞机维修领域发挥AMECO链主企业作用,带动20余家维修企业聚集,年工业产值达140亿元,占全国的近两成[5] - 将推动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投产,打造罗罗全球维修网络的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遄达系列合资维修公司[5] - 拥有航空服务企业220余家,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86%[5] 医药健康产业 - 医药贸易领域集聚国药、上药等头部企业及默克、强生等国际药企中国贸易总部,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占全国的近1/3,疫苗进口占全国的95%[5] - 建成全国唯一的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获批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5个,与全球30余家跨国药企合作[5] - 医药制造领域集聚韩美、康仁堂等重点企业40余家,"十四五"以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去年总量达120亿元[6] - 正与北大口腔医院合作推进国际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基地建设[6] 开放发展平台 - 集聚外资企业950余家,着力打造三大开放发展平台[6]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去年园区企业营收超35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3%[6] - 天竺综保区在全国150个综保区绩效评估中排名前列[6] - 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其中2021年园区获批以来新增企业数量占比50%以上[6] 创新创业生态 - 连续举办六届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为167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个项目、4.5万名创业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7] - 今年大赛项目数量与参赛人数首次实现"双破万"[7]
北京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顺义制造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9-16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