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
齐鲁晚报网·2025-09-16 16:08
政策支持与市场准入 - 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法治保障[1]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减至106项,并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落实“非禁即入”[1] - 支持民间资本控股高铁、核电等重大项目,推广双盲评审以减少人为干预[1] - 全国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上半年同比增长4.6%[1] 经济活力与结构变化 - “四新”经济企业在新设民营企业中占比达40.2%[1] - 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完成了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的转变[1] 产业创新与竞争力 -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拥有22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 - 民营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总投入的九成以上[2] - 34家民营企业入围世界500强[2] - 民营企业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智能农机、绿色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前沿领域均有布局[2] - 山东民营制造业企业以链式思维推动转型升级,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2] 市场环境与融资支持 - 深入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3] -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项目[3] - 招投标领域通过远程异地评标、双盲评审等改革,促进阳光交易和公平竞争[3] - 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总投资额达10.28万亿元[3] 发展定位与未来前景 - 民营经济被定位为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3] - 从“专精特新”到“单项冠军”,民营企业的成长路径愈发清晰[3]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从国内大循环扩展到国际大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