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国辉:杭州何来“六小龙”,“懂”比“给”更重要
经济观察网·2025-09-16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因“杭州六小龙”的涌现成为科技创业新高地,其成功源于系统性创新生态,即政府、市场、人才、文化四要素共同作用的“热带雨林” [1][2] - 新浙商在传承传统浙商精神基础上,以创新驱动、进军前沿领域、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特征,实现动能、领域与使命的革新 [4] - 政府角色从提供政策优惠转向提供专业服务与精准支持,通过懂行的交流与产业生态吸引企业 [6][7] - 杭州创新生态与硅谷相比更注重特色化路径,以“小而美、专而精”的差异化策略发展,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3位 [8] - 政府产业支持决策需结合政策导向、实地调研及市场化资本判断,风投机构的投资选择是重要参考指标 [9][10] - 浙江资本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策略,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投资决策注重创始人素质 [10][11] - 特色小镇通过“三生融合”模式解决产城分离问题,成为培育科创企业的重要载体 [11][12] - 杭州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政府需通过规划引领、差异化发展及市场需求调研提前布局 [15][16] - “八八战略”将持续迭代,聚焦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融合、绿色发展、全球运营及数据改革 [17] 杭州创新生态的构成要素 - 创新公式为成功 = 政府(阳光)× 市场(土壤)× 人才(种子)× 文化(气候),四者构成滋养创新的“热带雨林” [2] - 政府支持体现在发现企业、尊重企业、精准服务企业,而非简单“给钱给地” [7] - 特色小镇以明确产业主题构建创新生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避免“鬼城”现象 [11][12] 新浙商的特征与演变 - 新浙商以创新驱动取代低成本扩张,依靠核心技术构建护城河 [4] - 新浙商进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成为标准制定者与生态构建者 [4] - 新浙商使命从“独善其身”转向“兼济天下”,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 [4] - 新浙商传承老一辈“敢为人先”精神,但更注重科技驱动、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5] 政府角色与产业支持策略 - 政府判断产业或企业是否值得支持需基于政策方向、实地调研及风投等市场化评价机制 [9] - 政府需深入了解技术趋势与区域资源禀赋,避免盲目跟风,并善用风投等专业力量进行产业筛选 [10] - 政府支持方式需与时俱进,培养懂科技的干部,以科学决策推动产业发展 [10] 资本投资策略与重点领域 - 浙江资本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策略,注重创始人对产业的理解深度、创业决心及综合素质 [11] - 投资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生命健康四大产业方向 [11] - 投资决策不拘泥于商业计划书,而是通过直接交流在短时间内判断创始人潜力 [11] 杭州与外部创新体系的对比 - 杭州不应简单复制硅谷,而应立足“特色小镇”等自身特色,走差异化创新路径 [8] - 杭州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3位,较去年上升一名,但原始创新能力仍与硅谷有差距 [8] - 安徽合肥的科创经验值得学习,其突出点在于技术原创能力、高校支撑及政府持续投入的决心 [14][15] 未来发展方向与政策重点 - 浙江下一代“小龙”可能诞生于“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生命科学、新材料及新能源领域 [15] - 政府需通过规划引领、差异化发展及加强市场调研来为前沿领域“修路” [16] - “八八战略”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融合、绿色发展、全球运营及打破数据壁垒等改革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