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司大比例“锁座”,为何变本加厉?
新京报·2025-09-16 18:06

行业惯例与现状 - 航空公司付费选座业务在争议中愈演愈烈,已成为行业惯例 [1] - 10年前仅有少数航空公司采取此做法,如今采用此类做法的航空公司数量在增多,锁座比例亦有攀升之势 [1] - 以某国内航空公司大阪关西至北京首都航班为例,约300个座位中仅40%(116个)开放可选,其中免费座位仅14个,其余102个座位需支付35元、70元或140元不等费用方可选用 [1] 消费者影响与市场反应 - 付费选座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超千万,反映出消费者普遍不满 [2] - 航空公司行为被指侵犯旅客知情权与选择权,线上值机便民初衷因付费挂钩而变味 [2] - 具体案例显示,家庭旅客难以通过免费选座实现同行,隔绝亲情并缺乏人性化考量 [4] 法律合规与监管风险 - 航空公司大规模付费选座行为涉嫌违反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价格法 [4] - 律师指出该行为自诞生起即涉嫌违法 [4] - 舆论自2015年起多次批评该现象,但航空公司未予收敛,且对媒体采访不予回复 [2] 竞争环境与行业前景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5%,但航空公司未珍惜市场热情 [1] - 面对高铁等竞争压力,国内民航业需通过改善服务规范运营来提升竞争力,而非依赖锁座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