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万“坑位费”请大网红带货啤酒,咋就只成交1单?
新华社·2025-09-16 20:30

行业核心问题 - 直播带货行业存在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的“流量陷阱”,导致商户实际销量与网红承诺的销量形成巨大反差 [2] - 行业乱象包括数据造假行为,如购买虚假粉丝、操控直播在线人数、虚构交易订单等 [3] - 2024年12315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短视频类直播平台的投诉举报飙升48.8% [3] 具体案例揭示的行业模式 - 案例一:啤酒经销商支付5万元坑位费和20%销售佣金,千万粉丝网红承诺销售6000至8000单,但最终直播仅90多秒,真实成交仅1单 [2] - 案例二:运动鞋商户支付5万元坑位费,网红承诺保底售出2万双并备货上百万元,但实际仅成交58双,不足承诺量的0.3% [2][3] - 合作方在出现纠纷后以“合同未承诺销量”等理由搪塞,推卸责任 [3] 行业规范与监管 -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不得虚构交易或编造用户评价进行虚假宣传 [4]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虚构或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等数据 [4] - 建议平台守好数据审核关口,完善技术服务使展示数据更真实可靠 [5] - 建议相关部门针对性出台管理办法,完善监管制度并严格执法检查 [6] 对商家的建议 - 商家需理性看待直播带货,破除“流量迷信”,选择合作对象时应考察过往真实带货效果和用户评价 [6] - 建议商家将涉及自身权益的关键内容明确写入合同,减少口头约定带来的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