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羽毛球价格“狂飙”,还打得起么?
人民日报·2025-09-16 21:25

羽毛球价格变动核心驱动因素 - 羽毛球价格显著上涨,部分型号价格直接翻倍,出现“3桶球价格赶上1克黄金”的现象[1] - 需求侧:国内羽毛球运动热度飙升,参与人数达2.5亿,仅次于健步走,年轻人占比持续升高,导致消耗品需求激增[1] - 需求侧:羽毛球场馆变得十分抢手,黄金时段场地费从60元/小时涨至150元/小时,且场场爆满[1] - 供给侧:猪价走低影响鸭鹅消费,导致商品肉鸭、鹅出栏量下降,2019至2024年鸭从48.78亿只降至42.2亿只,鹅从6.34亿只降至5.69亿只,天然羽毛原材料供应紧张[2] - 供给侧:尼龙、碳纤毛等替代材料在打击感、飞行轨迹方面与天然羽毛球存在差距,难以有效替代,二手羽毛球回收修复市场兴起[2] 产业链影响与发展机遇 - 行业案例:贵州黔东南锦屏县每天生产2万打(超过20万只)羽毛球,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帮助该县发展节节攀升[3] - 产业升级:安徽无为等产业重镇正加快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从羽毛球向体育装备集群延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转型升级[3] - 市场前景:价格上涨趋势中,市场机制与中国制造供应能力有望平抑价格,网球等昔日昂贵运动已融入更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体育产业的生机活力[3] 体育消费热潮与宏观意义 - 羽毛球运动持续火热,不仅体现在器材消耗上,也带动了高端球拍等装备的热销[1] - 体育消费热潮反映了澎湃的发展活力,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关照[4]